《经典咏流传》——可歌可咏流传久,如酒如茗涵味长

我老师说2022-07-31 04:37:13

我老师说

第133篇原创


《经典咏流传》

——可歌可咏流传久,

如酒如茗涵味长



这是一台纯净的节目。

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。”在当今众多娱乐至上的节目中,它不急功近利,它不哗众取宠,它恰似一池风荷,风动,荷动,于是我们心动。不敢说出淤泥而不染,但确是濯清涟而不妖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。

这是一台安静的节目。

“秋水清无底,萧然静客心。”它没有竞争打分,没有落败胜出,歌者只是忘我地唱,听者只是全神地听,二三长者精彩讲解,古人就偃仰啸歌如在眼前。没有喧哗,没有嘈杂,如一弯清流,涓涓流过。却让我们在浮躁中得到解脱,心灵归于宁静。

和诗以歌。歌因诗起,诗由歌传,经典就这样走下高不可攀的神坛,走进千万家,滋养着听到的每一个人。

歌之咏之,每一首诗都是闪亮的钻石,灿烂恒久远。

记之品之,每一首诗都是不败的花儿,芬芳永流传。

歌声里,它酿成烈酒,我们酣畅地饮着,于唐宋的繁华放飞我们的梦想。

曲声中,它烹出香茗,我们细细地品着,由魏晋的风流点燃我们的激情。

就让我们乘着这歌声的翅膀,在五千年文化的璀璨星空穿行。与每一颗星星的相遇,都会让我们曾荒芜的内心变得丰盈。



 一、将进酒 

《将进酒》(节选)

唐·李白

君不见黄河之水天山来,

奔流到海不复回,

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

朝如青丝暮成雪。


为国民诗人,他其实是一个永远青春的人,在他的诗里永远有少年的意气风发,自然也就有青春的焦灼与躁动。

时光迅疾如电,朝如青丝暮成雪,可我还功业未成。对时间的这种紧迫感,让他迫切地觉得应该要抓住什么,可是他却又无从抓起。在这首诗里,有自信,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;有颓废,“但愿长醉不愿醒”;有希望,“千金散尽还复来”;有痛苦,“与尔同销万古愁”。

梦想与现实苦苦纠缠,疏狂不羁,放浪自雄。所有摇滚的元素它都有。放到现在,他也会是“摇滚一哥”吧?

就像这位摇滚博导一样,吉他一挎,双眸微闭,目中无人,一副烟熏嗓,放声嘶吼,声音带毛边,尽吐胸中块垒。

而今他曾经的不快乐,已经成了今人最尽情地宣泄。倘若人生在世不称意,何妨高歌一曲《将进酒》,有李白同你把酒一樽,与你同销万古愁!


 二、《墨梅》 

《墨梅》

元·王冕

    我家洗砚池头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

    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


谁见过淡淡的墨色的梅花吗?它只能是开在隐者王冕的笔下。开在他淡泊宁静的心里。

多少人活在别人的目光里,追求他人的仰望。立志活成人上人。或许卑微负重,或许蝇营狗苟。为此冷落了江上的清风,山间的明月,迷失了自己。

而王冕却不同,在山间的村落,墨池边,他听凭自己内心,画出了一朵朵浅淡的墨梅。特立独行的隐者笔下,梅花也是这样洗尽铅华,与众不同。

为什么一定要向人夸耀要人夸耀呢?就这样保留自己清淡的颜色,不是很好吗?

不取于人曰富,不屈于人曰贵。富贵同我者人?

当谭维维站在台上,悠扬婉转一曲高歌时,这份清雅高洁之气,就随着她的歌声直贯乾坤。诗中古人的风骨于歌咏中傲然长存。

看着她在台上安静的样子,我忽然觉得这首诗于她而言,竟是非常熨帖。经历岁月的洗炼,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年少轻狂好高骛远的谭某某。现在的她沉稳大气,自在从容。就像诗里的墨梅,不要人夸好颜色,活出了自己的模样。


 三、《送别》 

《送别》节选 

近代·李叔同

   长亭外,古道边。

  芳草碧莲天。

    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

    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

    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


少不知曲中味,听懂已是曲中人。

曾经网上热传的一段视频,朴树唱着它,唱着唱着,竟悲不能自抑,泪下潸然。

人说他归来依然少年,但此少年已非彼少年。即使依然保持天真,但岁月倥偬,人生中一次次离别,知交何在,已是天涯半零落。

那些和我一起做过坏事的小伙伴现在都去哪里了?我们曾经一起喝醉,一起放歌,一起欢笑……而今半夜难过的时候,打开手机,翻开电话簿,上面的名字密密麻麻,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听我痛哭和我同醉的人。

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,人渐渐长大,都要面对“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”的残酷现实。真的是越长大,越孤单。慢慢我们会发现,原来许多人都只是在我们的世界里路过。

“人生难得是欢聚,唯有离别多。”虽然现在的离别不再是在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”的郊野,但在熙攘的地铁,喧闹的车站,送别的悲伤却是天涯古今同。

既然如此,那么就且行且珍惜,每一段路程中我们生命中的过客。


 四、《木兰辞》 

《木兰诗》(节选)

佚名

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

不闻机杼声,唯闻女叹息。

......

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,

不闻爷娘唤女声,

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
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

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

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

人的眼里你是英雄,而我在诗歌里看到的,却是一个寻常的女孩子。

像寻常的女孩子那样,她深爱着自己的家人,不愿意亲爱的父亲,在垂暮之年,再去经受战场的艰险。从而市鞍马,万里替爷征。

也像寻常的女孩子那样,远离家乡会想家,想念家乡的父亲母亲。无论是暮宿黄河边,还是黑山头,夜深难眠,听到的只是黄河的涛声,燕山胡骑战马的嘶鸣,却听不到父母呼唤自己的名字,思乡之情就这样油然而生。

她就是一个寻常的女孩子,英雄凯旋,归心似箭,不慕功名富贵,只想乘上千里快马,能早一点回到家乡。

是不是所有的女子都像她,认为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?

更像寻常的女孩子那样,她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到家的第一件事,就是脱下沉重的战袍,换上美丽的花裙子,然后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”。经过一番精心地装扮,走出来的这位俏丽的女郎,竟让同行的小伙伴看呆了。

她更是调皮的女孩子,看着傻呆呆的伙伴,会有些骗过小伙伴的小骄傲,得意地说“安能辨我是雄雌”。

当《木兰辞》淡化了她作为英雄的一面,我们记住的就是她小女孩的可爱的性情。


 五、《定风波》 

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

宋·苏轼

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

生谁不历风雨?

很多时候它突如其来,而你根本无处遁藏。

对它的态度就开始考验着我们的人生智慧。既然无论怎样奔跑,都是被它淋湿的命运,那就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。慢慢的走吧,把它当做别样的风景。

一蓑烟雨,料峭春风,吟啸其中,竹杖芒鞋是可以“轻胜马”的。不要惊慌,换一种心境,这雨中的漫步,就真的开始别有风情。

总会过去的,再痛苦的一天,也不过二十四小时。即使再长的风雨,也会有停的一刻,最后的结果都会是“山头斜照却相迎”。要相信,走过去,前面就是朗朗晴天。

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

当有一天,我们回头偶望来时的路,忽然发现,哪里有什么风雨,哪里有什么晴天,那都不过是我们成长的一段段历程。走过来,我们就会遇见更美好的自己。

“定风波”,苏子选取这个词牌记录自己遭遇风雨的一刻,怕也不是偶然的吧?

人生的风波能多过苏子,猛烈超过苏子的,怕是也没有几个。或许他就是在这样有意无意地点拨我们,能够“定风波”的,其实只是我们自己。


 六、《苔》 

《苔》

·袁枚

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

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


这首20个字的小诗《苔》,经孩子天籁一样的声音洗过,一夜之间,开始复苏。像一朵牡丹开在了听到的人们心里。

在现实生活里,可能我们更多的人就是这小小如米的苔花吧?

这首诗之所以这样触动我们的心灵,或许更多的原因,就是我们在这首诗里看到了自己。

“小梁,还记得老师为什么教你们这首歌吗?”

“知道,你是希望我们像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。”

不是每一种花都会得到阳光的轻抚的。

也不是每一种花的盛开都有人驻足的。

但是平凡如米的苔花也如牡丹一样的尊贵,也可以有怒放的生命。

而平凡的我们,命运把我们播撒在社会的角角落落,尽管渺小如苔,也可以像牡丹一样绽放自己的青春。不自卑,不沮丧,不抱怨,不懈怠。星星点点,也会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

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看轻了自己。平凡也自有平凡的意义。

随着孩子纯净的歌声,这首沉默数百年的小诗,突然显现出它的精神和风骨。融入我们的血液,滋养着我们的灵魂。



we have 我老师说


可歌可咏流传久,如酒如茗意味长。

《经典咏流传》的意义,或许就是这样,以歌咏的方式,让经典散发光芒。当我们在黑暗里踽踽独行的时候,照亮我们脚下的路。

这些来自先贤的种子,一直都充实饱满,从没有因时光而变得干瘪。经由这些动人的歌声,播撒在人们的心田。生根,发芽,开花,重又散发出醉人的芬芳。

而花若盛开,清风自来。

这悠悠的清风,将荡涤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,为我们扫去深处的尘埃,我们的内心将会变得澄澈光明。


*文为作者原创,转载请经授权

*插图、音频来源:CCTV经典咏流传

*编辑:李锋

~欢迎点赞分享~

回复“投稿”,查看征稿启事

点击蓝字可读往期文章

1.“我老师说”优选

2.你没有义务不负众望!

3.语文老师的“气”和“味”

3.北大开学典礼,这位61岁美女教授的演讲被刷屏了!

4.龙应台:孩子,没有一场考试能决定你的未来,但你仍需认真完成!(朗诵:姚锡娟)


长按或扫描二维码,关注“我老师说”

※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

点击”投稿“了解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关注"学语文"微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