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公开课
《朗读者》《中国诗词大会》
继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朗读者》后,2018年春节档央视推出的又一创新文化节目《经典咏流传》火爆荧屏,今年过年你看了吗?
节目用“和诗以歌”的形式让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,小编不禁唱起“就这样被你征服~!”
当然,身为语文老师的小编时刻不忘语文教学的使命,在这里悄悄告诉你,这类“文化公开课”的背后,凑是满满的素材!
01
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
《苔》
清·袁枚
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
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
这首诗可谓是开学季最火,2013年梁俊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省石门坎乌蒙山执教,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。两年的乡村教书时光他是快乐的。他带领孩子们读古诗,他一边弹琴,一边带孩子们唱着古诗,并一首一首把它们记录下来。
此次,梁俊老师想通过《苔》告诉山里的孩子们:我们虽然从山里走出来,不是最帅的,也不是成绩最好的,就像潮湿角落里的苔,人们看不见,但是它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,就像一朵一朵的花,很美;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,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,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。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这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。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,找到生命的价值,等待绽放出来的时刻。
作文素材——渺小与伟大
《苔》是清代袁枚所作。作为一个非常注重生活情趣的人,他在园中遍植花草,营造理想中的诗情画意,偶然发现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,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,生长在太阳也照不到的地方,但也能凭自身的力量开花结果,由此成就经典之作。
02
年少成名,却从未放弃努力
《明日歌》
明·钱福
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
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
说起TFBOYS,大街小巷无人不知,组合中年仅18岁的王俊凯,正是当下青年优质偶像的表率。他以一曲《明日歌》跨越时空,对话钱福。同是少年成名,同是以努力要求自己,在《明日歌》里,王俊凯和钱福找到了共同答案。
《明日歌》为明代文人钱福所作,钱福生于明英宗天顺五年,才思过人,七岁即能作文,中过状元,官至翰林院修撰。弘治三年(1490)进士第一名及第,雄视当世、才高气奇,因此诗文在当时极负盛名。钱福未因才气而自恃,然而愈发努力。作为优质偶像的王俊凯亦是如此,盛名之下,王俊凯并没有放弃对学业的“执念”。14岁成名,高考前屡次被拍到在飞机上、候机厅刷模拟题,最终以超过重庆艺术招生分数线98分的成绩被录取,如愿进入唯一的志愿北京电影学院。
《明日歌》旋律简单轻快,郎朗上口的同时又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,已然成为了2018最魔性金曲。在《明日歌》中,诗歌里是的价值诉求,它能够跟今天的世界、今天的社会、今天的青少年或者是每一个人对接,而这种对接就是一个价值诉求。为汪峰谱写多曲经典之作的贾轶男,此次负责《明日歌》的创作,因为观察到从不起眼,却鬼斧神工的燕窝,而萌生了创作灵感,于是将这个小小的夏日故事和《明日歌》的四句经典诗词,写成了每个人都听得懂的歌曲,让更多人能够重新看到眼前这个平凡而美丽的世界。
作文素材——青春时光
百年前写下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”的钱福告诉我们虚度光阴不是青春,惜时好学才是青春。万众瞩目的TFBOYS王俊凯唱出男孩驻足等待的不是青春,昂扬前行才是青春……在我们灿烂的日子里,有许多多彩的故事,在这片青春的原野上,我们一路坚持,一路放歌。
03
《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》
唐·佚名
君生我未生,我生君已老。
君恨我生迟,我恨君生早。
作为《梁祝》首位钢琴伴奏缩谱编写者与首演者,现年88岁的巫漪丽用59年的时光,在琴键上倾诉了这个中国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。老人着盛装缓缓地一步步走向钢琴,一双刻满岁月沧桑的手缓缓地抚上琴键。当第一个音符倾泻而出,强大的生命力喷薄而出,冲击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,彷佛琴凳上坐着的并不是一位耄耋老人,而是一个对钢琴饱含热爱的“少女”。
上世纪70年代,湖南长沙出土了唐代铜官窑瓷器。瓷器上的题诗,引起了文学爱好者的热烈关注。“君生我未生,我生君已老”是瓷器题诗中极为感人的一篇。刻骨铭心的相恋,海誓山盟的真爱,也许由于海角天涯的分离,也许因为人为藩篱的阻隔,此情此景,只能在诗中倾诉;此心此恨,只有在梦中相许。梁祝传奇,千古传颂,也许就是这首诗的故事版本。“化蝶去寻花,夜夜栖芳草”,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段感动,一丝慰藉。
作文素材——生命的执着
88岁的巫漪丽用59年对钢琴的执着,等来岁月予她的“爱情”,当她缓慢走向钢琴,当她的第一个音符倾泻,生命的执着让她跨过岁月的河流,生命的执着让她宛如痴情的少女。
04
《离骚》
屈原
驷玉虬以桀鹥兮,溘埃风余上征。
朝发轫于苍梧兮,夕余至乎县圃。
欲少留此灵琐兮,日忽忽其将暮。
吾令羲和弭节兮,望崦嵫而勿迫。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《经典咏流传》的舞台上,龚琳娜与老锣用编钟完美地演绎了屈原的《离骚》,虽然编钟不是原件,但依旧被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称为“第四次敲响编钟”。
这些年,龚琳娜老锣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为编钟创作当代艺术歌曲:2014年,老锣为香港中乐团和湖北编钟乐团创作了《钟乐和鸣》;2017年初,龚琳娜老师在北京卫视的《非凡匠心》节目中与编钟亲密接触,创作并演出了《湘夫人之歌》;同年在央视《魅力中国城》助阵随州创作歌曲《遂古之初》,歌词来自屈原的名篇《天问》。
屈原是一位政治家,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“诗人”,但以他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,他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,屈原的创作用他的理想、遭遇、痛苦以及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,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。
作文素材——不再迷惘,砥砺前行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人生就像一场旅行,我们一生都应该不断前行。于是,我们背起行囊,迈着稳健的步伐,一路前行!我们不再在意路途中闲碎的嘲笑,不再在乎有没有人为我们叫好,不再驻足留恋路旁的风景,将现在当作一切过去的归宿,义无反顾,砥砺前行!
一提诗词吟唱,我们容易想起白须长袍的宿儒,用抑扬顿挫的古调吟咏古诗,雅则雅矣却让习惯快餐文化的今人敬而远之。《经典咏流传》,不但把古诗词唱出厚重的文化情感,也注入磅通的现代风范。
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这一大型文化节目,古诗词联翩而来,暗珠溅玉:学者、明星、主持人绝活选出,回清倒影,让观者听者心魂俱醉,豆瓣评分9.4的高分,弹幕上,年轻人纷纷点赞,“听了想哭”“这气势,能把李白唱活过!”。
所以这让我们思考:现代传播并非国学天敌,反而能让古典文化插上更有力的翅膀,让更多人分享。
其实,诗经“三百五篇,孔子皆弦歌之”,我国的诗、歌、音乐,从来都缠绵相依。《经典咏流传》确实带来经典诗文的春天!带上这些视频,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吧!
本期小编:
杭州市公益中学
陆叶秋